能被譽為“突破技術”的液體活檢,核心原因是檢測選擇的是ctDNA。
ctDNA,也稱為circulating tumor DNA(循環(huán)腫瘤DNA),ctDNA游離循環(huán)于腫瘤病人的血液中。攜帶一定變異(包括缺失,插入,重排,拷貝數異常,甲基化等)且來自腫瘤基因組的DNA片段,其遺傳學特性與腫瘤基因組DNA相似。 下面以ctDNA特性的角度切入,談談檢測者自身情況對檢測結果的影響。
1.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少,在游離DNA總量中的比例同樣非常少,一般小于500 DNA/200uL血漿。
2.腫瘤患者血液中的ctDNA主要來源于腫瘤細胞壞死或者凋亡后釋放到血液中游離存在的DNA,攜帶有與原發(fā)腫瘤組織相一致的分子遺傳學特征。研究表明:腫瘤分期越高,ctDNA檢出率也越高,即III-IV期腫瘤患者血液中的ctDNA含量比I-II期的患者的含量更高,更易被檢出。
3.血液的ctDNA含量會因手術治療、放化療、靶向治療等治療措施降低。DNA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很短,約2個小時之后,血液中的ctDNA含量就有可能低至檢測不出。
4.手術治療會影響患者血液中ctDNA的含量,手術后2小時,血液中基本檢測不到ctDNA。局部手術后ctDNA含量降低有限,完全切除后,ctDNA含量明顯大幅度降低。
ctDNA那么容易受到影響,如何操作才能保證完美檢測呢?圣庭醫(yī)檢建議您如下操作。
由于血液中的ctDNA半衰期短,會受放化療等治療手段影響,需要盡可能避開患者手術、放化療后采集血液樣本,建議與末次治療間隔1月。 選擇專用的游離DNA保存管,常溫下可穩(wěn)定保存游離DNA(cfDNA)和循環(huán)腫瘤DNA(ctDNA),穩(wěn)定儲存和運輸的采血管。 提供詳細的臨床治療史,以便檢測實驗室對低頻基因突變綜合分析和復檢。
下面列舉一份結合臨床信息檢測實驗的實例。
患者A,男性,56歲,臨床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,服用吉非替尼12個月,出現(xiàn)進展后送血液樣本到我檢驗所進行NGS檢測:檢出EGFR L858R 2.1%和 超低頻(0.14%)的 EGFR T790M突變。 12743深度僅有18條C>T突變的EGFR T790M,接近NGS基因檢測臨界下限。 基于此,圣庭醫(yī)療結合檢測申請單中的臨床信息“服用吉非替尼12個月,出現(xiàn)進展”,對該樣本繼續(xù)進行準確性更高ddPCR檢測驗證,驗證結果為0.23%,數字PCR檢測結果與NGS檢測結果一致。 出具報告結果:EGFR L858R 2.1%及EGFR T790M 0.23% 。三個月后回訪:患者接受報告后使用奧希替尼治療,已達到 PR(部分緩解)水平。 幾條往往被忽略的邊緣數據卻成了引導患者接受最受益治療的明燈。看似逆轉的背后,只是圣庭人對行業(yè)標準和頂尖質量的不懈堅持。
|